空压机工作原理
1、吸气过程:
螺杆式的进气侧吸气口,设计得使压缩室可以充分吸气,而螺杆式压缩机并无进气与排气阀组,进气只靠一调节阀的开启、关闭调节,当转子转动时,主副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大,此时转子的齿沟空间与进气口之自由空气相通,因在排气时齿沟之空气被全数排出,排气结束时,齿沟乃处于真空状态,当转到进气口时,外界空气即被吸入,沿轴向流入主副转子的齿沟内。当空气充满整个齿沟时,转子之进气侧端面转离了机壳之进气口,在齿沟间的空气即被封闭,以上为,[进气过程]。
2、封闭及输送过程:
主副两转子在吸气结束时,其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此时空气在齿沟内闭封不再外流,即[封闭过程]。两转子继续转动,其齿峰与齿沟在吸气端吻合,吻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此即[输送过程]。
3、压缩及喷油过程:
在输送过程中,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亦即啮合面与排气口间的齿沟间渐渐减小,齿沟内之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力提高,此即[压缩过程]。而压缩同时润滑油亦因压力差的作用而喷入压缩室内与室气混合。
4、排气过程:
当转子的啮合端面转到与机壳排气相通时,(此时压缩气体之压力高)被压缩之气体开始排出,直至齿峰与齿沟的啮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两转子啮合面与机壳排气口这齿沟空间为零,即完成(排气过程),在此同时转子啮合面与机壳进气口之间的齿沟长度又达到长,其吸气过程又在进行。
空压机安装要求
1、远离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化学物品及有害的不安全的物品;避免靠近散发粉尘的场所,如果工厂环境较差,灰尘多,须加装前置过滤设备。
2、选址应该通风良好且空气清净,坚决不能安装在高温设备的附近,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3、空压机安装时,应建立在平整的硬质地坪上,并预留空间,空压机与墙之间至少须有70公分以上距离,离空间距离至少一米以上。
4、主管路配管时,管路须有稍微倾斜,以便管路中的冷凝水排出,配管管路的压力不得超过压缩机设定压力的5%,故配管时好选用较大的管径。
5、管路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弯头以及各类阀门,以减少压力的损失,在缩小或者放大管路的时候配合渐缩管,否则的话很容易因为压力的增加导致损失加剧,甚至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空气压缩机的方法:
准备选购空压机时,要确定用气端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加上1-2 bar的余量,再选择空压机的压力,(该余量是考虑从空压机安装地点到实际用气端管路距离的压力损失,根据距离的长短在1-2 bar之间适当考虑压力余量)。当然,管路通径的大小和转弯点的多少也是影响压力损失的因素,管路通径越大且转弯点越少,则压力损失越小;反之,则压力损失就越大。
因此,当空压机与各用气端管路之间距离太远时,应适当放大主管路的通径。如果环境条件符合空压机的安装要求且工况允许的话,可在用气端就近安装。
容积流量选型
1、在选择空压机容积流量时,应先了解所有的用气设备的容积流量,把流量的总数乘以1.2(即放大20%余量);
2、新项目上马可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流量值进行选型;
3、向用气设备供应商了解用气设备的容积流量参数进行选型;
4、空压机站改造可参考原来参数值结合实际用气情况进行选型;
合适的选型,对用户本身和空压机设备都有益处,选型过大浪费,选型过小可能造成空压机长期处于加载状态或用气不够或压力打不上去等弊端。
确认是否机器测温元件有故障,可以用另外的测温仪器进行校对,如果确认测温元件无问题,然后检查油冷却器进出口的温差,正常在5~8度之间。
温度如果大于此范围,说明机油流量不足,油路有堵塞,或温控阀未完全开启,请检查机油滤清器(用替代油滤要考虑是否流量不足),有前置初滤的请检查。有些机型有机油流量调节的请先调节到大,检查温控阀是否正常,可以取下阀芯,封闭温控阀的一端,强迫机油全部通过冷却器,如果以上方式未能解决,就要考虑油路是否有异物堵塞。
如果温差小于正常范围,证明是散热不良,水冷机请检查是否进水量不足,进水水温是否过高,是否冷却器结水垢(水路部分),是否冷却内有油垢(油路部分),风冷请检查是否散热器太脏,是否散热风扇异常,风量不足,有风管的是否风管堵塞,是否风管太长,未加接力风扇,接力风扇未开启或者接力风扇故障。是否散热器内有油垢。
如果温差在正常范围,机器依然高温,说明机头的发热量超出正常范围,应检查是否超压运行,是否油品不对,是否油质老化,是否机头轴承问题甚至端面摩擦。
另外,有断油阀(也有人称供油阀、停油阀)的,要检查是否有故障,断油阀故障一般会开机就跳,温度直线上升
。